
自由時報 文/記者張瀞勻
江翠地王賴運興在該區每年以百億案量推案。
「有一天開車從華江橋上經過,這塊土地好像跟我招手。」立信機構董事長賴運興憑著強烈第六感,10年前領先所有建設,進軍江翠北側重劃區整地,而總面積廣達82公頃,立信機構就整合了近50公頃、1200位地主,推案後帶頭下墬式地讓利,讓該區一炮而紅。
2016年正值房市下修之際,江翠北側重劃區開出3字頭房價,在冰凍之際竟出現排隊買房盛況,而沉潛多年的「立信機構」也浮上檯面,至今維持每年推案百億元的規模。
立信沉潛多年 一戰成名
立信機構創立18年,沉潛期長達10年以上,賴運興是個很有耐心、很能磨的人,他透露人生觀「勇敢接受!即使當下害怕,還是提起勇氣面對,讓自己在試煉中徹底洗鍊。」其實賴運興在15年前,事業版圖跨足中國,當時接手廈門的爛尾樓「九州大廈」,接手後卻因為無法融資焦頭爛額,最後他找盡資源解決,以「立信廣場」完工脫手後,後以獲利轉進上海五角場,卻又碰到中國打壓房地產,面臨近2萬坪的土地,有地不能蓋的窘境,最後他扭轉乾坤,4億元的土地成本,最後獲利10億元。
綠地、商機、交通 信仰地段哲學
而賴運興不僅在江翠北側重劃區推案,也常邀請公司同仁在鄰近的河濱公園騎單車,觀察生態池、候鳥,他表示,自己向來奉行地段哲學,有就業、有商機的都會區就是他開發重點,而該區塊在新店溪、大漢溪2條溪流雙龍抱珠之下,且周邊人口密度高、以一條板南線又可直達三鐵共構的板橋站,除了機能好,在都市叢林中還能買到河岸綠地,加上建商在區內帶頭讓利,以江子翠舊市區而言,中古屋每坪50~55萬元、預售案70~80萬元,但江翠北側重劃區均價約50萬元,「消費者眼睛是雪亮的,價格合理,市場立即反應在交易量上。
白手起家 別用地域性框住自己
白手起家、歷經人生高潮迭起的賴運興透露,自己的第一間房子買在南港區郊區,也是20坪小2房格局,後來第2間房子更遠,是在汐止,常常飽受塞車之苦,「買房子一定要從自己的能力看起,當能力不到時是沒有選擇權,年輕人不要用地域性來框住自己,只要房貸負擔得起。」
對於房市現況,賴運興指出,在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,建商如履薄冰,又有央行控制房地產融資風險,目前沒有房子的年輕人還很多,建議消費者貨比三家,如果要買重劃區,可以中古成屋行情去評斷價格合理性,如果比中古屋便宜一定可以買進,「但有一類重劃區不要去 ,人口密度不夠、生活機能不足,風險性就很高。」
新聞出處 /自由時報:https://estate.ltn.com.tw/article/8054